close
以前聖誕節,媽媽總會收到幾張從美國寄來的卡片,那時美國的卡片不論在設計或印刷上,都比台灣先進,厚厚的卡紙,拿在手上沈甸甸的質感,都令我著迷。翻過卡片,我注意到一個皇冠,烙印在右下角,小小的卻引人注意。這就是我對 Hallmark 最初的感覺,一種代表美國精緻文化的印象。

五年前來到美國,在電視上看到了 Hallmark 的廣告,訴說著感人的小故事。下雪的美景,屋內昏黃的燈光,坐著搖椅的老太婆,看到卡片笑了開的臉頰,一切看起來這麼美好,Hallmark 在冷冷的德克薩斯州的冬天,讓我想起了遠在台灣的家人和朋友。

五個月前換工作,公司一樓的轉角處就是一間Hallmark,但我總是過門而不入。心裡總想著 Hallmark到底什麼時候變了樣?那紅色的皇冠招牌,俗氣又吵鬧,櫥窗裡的擺設也讓人替它捏一把冷汗,過時的禮品五味雜陳的堆在哪裡,像是車庫拍賣,這樣的店裡怎麼找得到特別的禮物?怎麼找到可以溫暖心靈的卡片呢?

今天早上,一不小心寫壞了一張卡片,怎麼辦?只好跑去轉角的Hallmark,本來就對店裡的陳設沒有特別的期望,所以當我看到亂糟糟的卡片和立在地上的玩具狗,也不以為意。但只是一張給家人的小卡,我怎麼也找不到令我滿意的。

我知道美國ㄧ向以卡片分類出名,但是這樣的分類也太細了,細到有專門給女兒送給媽媽,兒子送給爸爸,阿公阿媽給孫子,女婿給丈母娘,還有給朋友在聖誕節出生的小孩 (這到底可以賣出去幾張?),要比細,我就努力找,怎麼我找了半天,也找不到一張是給爸爸媽媽弟弟還有狗。其他沒有分類卡片都以設計不良被我淘汰。真不知道美國人在想什麼,卡片當然是要自己寫,分類分得那麼細,就算卡片的文字再怎麼修飾,還是敵不過自己寫下的隻字片語。

現在的我,懷念台灣的卡片,喜歡卡片上含蓄的文字。至少可以讓我自己決定我要送給誰,更體現祝福的意味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rawberryfiel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